1. 根據意志努力的程度分為
(1) 不隨意注意。
①含義。事先沒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維持的注意。
②引起原因。
A. 刺激物本身的特點:刺激物的新異性、刺激物的強度、運動變化等。
B. 個體狀態:個體自身的狀態、需求、情感、興趣、經驗等。
(2) 隨意注意。
**①含義。** 有預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維持的注意。
②引起原因。
A. 注意目的與任務:目的越明確、越具體,越易於引起和維持隨意注意。
B. 興趣:間接興趣對隨意注意有重要作用,對活動結果的興趣 (即間接興趣) 越大越容易維持穩定而集中的注意。
C. 活動組織:能否正確地組織活動。例如:生活習慣良好的人,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全神貫注地工作;反之,整天處於忙亂狀態,當需要隨意注意時,會較難組織。
D. 過去經驗:與自己知識和經驗有關的活動相較於與其無關的活動,更容易引起自己的隨意注意。
E. 人格:意志力堅強的人更容易引起自己的隨意注意。
(3) 隨意後注意。
①含義。
有預的目的,又無須多大意志努力就能完成的注意。隨意後注意一般是在隨意注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②引起原因。
A. 直接興趣。
B. 熟練程度。
2. 根據注意的品質分為
(1) 選擇性注意:
個體在同時呈現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刺激中選擇一種進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利用雙耳分聽實驗可以研究選擇性注意,揭示人們如何有效地選擇一類刺激而忽略另一類刺激,以及選擇的具體過程等。負啟動現象、返回抑制現象和注意瞬脫現象反映了選擇性注意的抑制機制的特點。
**(2) 持續性注意:** 注意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在某個客體或活動上。注意的持續性是衡量注意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用警戒作業來測量。
(3) 分配性注意:
個體在同一時間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刺激進行注意,或將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動中,是完成複雜工作任務的重要條件。
研究分配性注意最常用的方法是雙作業操作,即讓被試同時完成兩種作業,觀察他們完成作業的情況。
注意分配的一個基本條件,就是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的熟練程度或自動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