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Yuuna

Yuuna

视觉现象-明度

1. 明度

(1) 明度与视亮度。
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
一般来说,光线越强,看上去越亮;光线越弱,看上去越暗。
大多数光线是由物体表面反射后进人眼睛的,而不是直接从光源来的。
因此,明度不仅决定于物体照明的强度,而且决定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光源的照明强度越高,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越大,看上去就越明亮。

(2) 明度与波长。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线感受性是不同的。
锥体细胞能吸收可见光谱所有波长的光,但它对光谱的中央部分最敏感,而对低于 500nm 和高于 625nm 的波长的感受性要差得多。
棒体细胞的整个曲线向光谱较短的一端移动约 50nm,它们对短波一端较敏感,而对波长超过 620nm 的红光,几乎是不敏感的。
因此,当人们由锥体视觉 (昼视觉) 向棒体视觉 (夜视觉) 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变化。
例如: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这就是普肯耶现象 (又称 “浦金野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 (白天或夜晚),人们的视觉机制是不同的。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